.

王赞赞融入乡村振兴大局奋进共同富

                            

编者按

年7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上海援藏干部人才中引发热烈反响。上海援藏联络组推出“学思践悟总书记讲话扬帆起航新时代征程”专题,陆续刊发上海援藏干部人才署名文章,在深学细悟中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王赞赞

上海市徐汇区援藏干部,挂职日喀则市委办秘书科。

年注定是一个被载入史册的一年,继在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祖国大家庭里,西藏实现同全国各族人民同步共赴小康的历史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期考察西藏时指出:“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城乡面貌今非昔比。”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充分验证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新西藏,上海援藏干部人才作为助力西藏日喀则取得脱贫攻坚伟大胜利的亲历者、参与者与见证者,共襄盛举、与有荣焉。

上海援建亚东边境小康村入住农牧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西藏时嘱托援藏干部人才,援藏“这个事情必须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一方面支援了西藏,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方面锻炼了干部、成长了队伍。援藏应该是你们一生中最宝贵的经历之一。”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是上海援藏始终坚守的初心使命和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自年以来,九批余名上海援藏干部人才接续奋斗、久久为功,以始终不变的坚定信念,扎根高原、建功立业,以与时俱进的奋斗精神锐意创新、推动发展,成功帮助上海对口援建西藏日喀则五县在年前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完成了脱贫攻坚的“上海攀登”,为西藏70年巨变、上千年跨越作出了上海的积极贡献。

上海援藏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的问题。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考察西藏期间,总书记又着重要求“努力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上海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积极借鉴、继承巩固上海前八批援藏工作的有效举措和成功经验,乘势而上、勠力同心、谋新奋进,深入学习领会“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涵和核心要义,积极探索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路径,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耕细作、厚植基础、持续发力。

01

共同富裕需要推动产业体系更加完善,这是发展物质基础。

产业兴旺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一切要素的前提,产业发展是激发受援地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

聚焦“产业振兴”目标,上海援藏积极发挥上海人才、资金、技术的优势,使之与日喀则独特的资源优势有机结合,稳步推进产业援藏工作,将当地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发展潜力,着力提高对口支援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近年来重点扶持江孜青稞、亚东鲑鱼、拉孜藏鸡、萨迦民族手工业、定日珠峰旅游等特色产业稳定发展、保障就业、提升增收,并逐步由注重“输血”向强化“造血”转变,培养了一批扎根当地的产业人才,有效实现了上海援建五县脱贫攻坚、特色产业发展和产业人才培养的齐头并进。

环珠峰生态文化旅游圈

聚焦当地“高原地貌独特、文化遗产富集”的资源禀赋,上海援藏确立了“文旅先导、三产融合、乡村振兴、智慧赋能”的工作主线,引入携程集团进行战略合作来发展“环珠峰生态文化旅游圈”,打造珠峰小镇、建设房车营地、优化民宿酒店来提升配套设施品质,对接上海英雄金笔等知名企业设计沪藏联名款特色商品来丰富文旅产品市场,在推进一、二、三产的融合共进过程中,加速构建绿色环保、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

“珠峰小镇”房车营地

立足于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上海援藏充分利用上海大市场、大平台、大流通优势,促进市场前端、营销后端、消费终端有机联动,加强供需联动、产销对接,持续提升消费帮扶能级,帮助打通受援地特色产业发展的最后一环。

上海市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援藏展区直播带货

02

共同富裕需要强化本土人才精准培养,这是持久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的“关键密码”是人才,人才是对口支援地区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根本的内生动力和强劲的内在活力。

聚焦“人才振兴”目标,上海援藏借助上海医疗教育雄厚资源和数字化发展优势,运用远程教学等技术手段和以院包科、教育联盟等带教模式,推动组团式支援与组团式培养相结合,通过铸造本地领军人才引领本土医疗教育团队快速成长。

上海援藏医生带教当地医务人员

积极探索就业创业扶持新路径,在健全产业支援工作机制中创新有利于当地群众广泛深入参与的业态模式,创新建立江孜县“一协会两中心”(江孜县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指导服务中心、大学生就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着力助推当地有地方特色、市场前景和带动能力的农村合作社发展,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技能培训、创业指导、配套支持等多种帮扶手段,为当地的乡村振兴提供创新活力。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精神,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借助携程、喜马拉雅等上海互联网新经济的代表性企业的平台、资源和技术优势,定制式培养产业和专技人才,助力当地产业升级、乡村振兴。

江孜县大学生就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创业青年

03

共同富裕需要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共享,这是公平正义之基。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则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有获得感的领域。

聚焦“组织振兴”目标,上海援藏着力以强化民生、防止返贫夯实基层治理根基,不断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推进“市-县-乡镇-村”四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帮助受援五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更多农牧民享受到了公共医疗服务提升成果;针对“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等高原五大类疾病谱系开展“五朵金花”专项救治行动,帮助当地地方病筛查和诊疗水平显著改善;上海医院在成功“创三甲”基础上着力向“强三甲”迈进,两年内上海援藏医生“带土移植”余项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落地生根,其中项已为日喀则本地医务人员完全掌握并可独立开展,89项新技术填补西藏空白。

“组团式”援藏医医院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注重受援地区教育均衡发展,以教育质量攻坚联盟、师资培训中心为平台,通过集中教研、送教下乡、校本资源编写等形式强化学科教学研究和本地教师培训;利用远程平台开展名师工作室、百校手拉手等活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助力薄弱学科攻坚;在上海教育援藏的多年持续助力下,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中考、高考成绩连年位居自治区前列,受援五县的教育水平稳步提升。

上海——珠峰教育质量攻坚联盟

04

共同富裕需要促进社会文明全面提升,这是社会进步方向。

共同富裕是物质、政治、精神、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富裕,只有人民精神普遍富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真正形成推动共同富裕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动力。

聚焦“文化振兴”目标,上海援藏以文化交流推动思想进步,着力加强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等对口支援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聚焦增强五个认同,把思政课程贯穿各级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面向就业创业大学生和青少年群体拓展交流内容、创新交流方式,举办新媒体红人培训营、音频主播特训营、民族团结夏令营等活动,在沪藏文化交流互鉴中强化中华文化浸润式引导,努力将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工作打造成民族团结的品牌工程,有力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最强音。

日喀则喜马拉雅音频主播在沪特训营

聚焦“生态振兴”目标,上海援藏以文明提升推动社会进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借鉴上海社区管理和社会治理经验,依托村级组织统筹乡村振兴、产业帮扶、公共卫生知识宣传等工作,在亚东庞达村等边境小康村大力发展林下养殖和生态农业观光等高原绿色生态产业,鼓励青稞、蔬菜等绿色农产品规模化发展。

亚东边境小康村

以打造村级组织阵地示范点为抓手,在江孜索盖村等乡村振兴示范点推动庭院改造、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等相关工作,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与运营管理,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持续注入绿色发展动力。

江孜县索盖村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西藏期间评价“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高于高原的”。总书记的动情勉励让我们奋战在雪域高原的援藏同志们精神更为振奋、信念更为坚定、斗志更为激昂。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伟大祖国已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我们生逢其时,躬逢其盛,舞台无限大,作为正当时!我们将一以贯之地秉持“助力日喀则经济社会发展,为日喀则人民美好生活做出贡献”的初心与使命,恪守在高原“建功立业、历练人生”的坚定信念,共同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历史传承、与“坚定信念、恪守初心、传承精神、勇担使命”的援藏气质熔铸贯通,汇聚成锐意创新、不断攀登的奋进力量,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唯实惟先、善作善成,在助力日喀则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续写上海援藏新篇章!

供稿:上海援藏联络组

原标题:《王赞赞:融入“乡村振兴”大局、奋进“共同富裕”之路,在“两个百年”交汇期续写上海援藏新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3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