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李荣花律师

                            

□本报记者刘子阳

在广东深圳,她是北京大成(深圳)律师事务所的一名普通律师。在西藏江孜,她的身份是“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

在日喀则市,一共有6名法援律师,服务18个区县、18万平方公里,在崎岖的山路上驱车多公里去开一个庭,是再平常不过的事。7个月里,她接了近40个案件,遭遇过全身浮肿、肺部感染……母亲心疼女儿,让她不要再去了。

可春节过后,她再次启程。谈及理由,她说:“因为那里需要我。”她是李荣花,一朵迎霜纳雪,在海拔米高原上盛开的雪莲花。

李荣花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从业已16年。7岁之前,她生长在四川省资中县,骨子里翻腾着红油火锅不甘平庸的劲儿。7岁时,她远赴青海,与“支援大西北”的父母团聚。上小学时,曾跟随父亲游历北京、山西、陕西等地的经历,让她爱上了旅游,后来几乎走遍全国。

当她看到“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招募的消息后,高兴地发现自己符合招募要求,于是主动报名。

年,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共同发起“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通过每年组织一批律师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到中西部无律师县和律师资源短缺的贫困县服务一年,为当地的经济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李荣花所在的江孜县,当地没有一名律师。不是在办案,就是在办案的路上,是当地法援律师的常态。

按照李荣花的理想设计,应是一边在当地工作,一边欣赏当地风土人情,充实内心,涤荡心灵。但因当地法律资源的极度匮乏,法律援助之旅并没有李荣花设想的那样美好惬意。6个多月时间,李荣花先后处理了近40件案件,工作节奏紧凑又忙碌。其中有一个案件,需多次往返萨迦、亚东、江孜几个县开庭,李荣花每次都需要来回奔波多公里。恶劣的气候环境和时常突袭的高原反应,让西藏法律援助之旅更添了几分悲壮色彩。

“很苦,但更满足。在这里,我收获了一个律师的尊荣。”尽管西藏之旅充满磨难与艰辛,李荣花却说,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满足。当地政府、法院、检察院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给予了她充分信任和尊重,让她受益良多。

“有位当事人,每逢节日都会给我送上节日问候。我发的朋友圈,每次都会点赞,成了我的一名忠实粉丝。”谈及此,李荣花满脸溢出的都是开心。

李荣花在江孜县做法援服务期间,最常遇到的就是农民工工资拖欠案件,此外还有一些工伤、家事纠纷案件。当看到农民工拿到被拖欠的工资,脸上露出的笑容时,她说:“这种获得感比在深圳赚钱更让人幸福和满足。”

虽然笑得一脸满足,但李荣花也坦言:“对于家庭,我是亏欠的。但我不后悔。”她很遗憾自己无法陪在母亲身边,无法记录儿子在音乐比赛中获得金奖的荣誉瞬间,也很遗憾错过女儿的生日。但对于梦想的付出和坚持,她不后悔,她依然想要执着地走下去。

年8月,李荣花的母亲带着她12岁的儿子和7岁的女儿去了西藏,他们在西藏陪伴了李荣花20天。这20天里,儿子流了6次鼻血,女儿一直后脑勺疼。但他们从不吭声,只是静静地陪着李荣花。“当时我并不知道,如果我知道,我是不会让他们留在那里的。”说到此处,李荣花当即落泪。

临走时,母亲跟她说,希望她第二年不要再去了,因为条件确实太艰苦了,老人家不忍心自己的女儿受这样的苦。最后,李荣花还是耐心劝服了母亲。

在这条路上,她留下了一个执着的背影和一个美丽的微笑。

这条路改变了她的人生。而她,将要改变更多人的人生路。

来源:法制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32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