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某县有一座已经消失的古城,但它的回声还在
新疆这座古城已经消失只剩下墙基但历史上很著名
标签:中国新疆人文历史地理、新疆伊犁伊宁、消失的弓月城、西域名城弓月城、人文历史地理文化散文随笔
伊犁河谷是一个沙漠深处的巨大绿洲,这里气候温暖宜人,草原一碧千里,土地肥沃,自古就是多民族人们争相居住不愿再进行奔波的地方。在辽阔的伊犁河谷大地上,留下了许多游牧部落居住和创业的痕迹,这些痕迹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座座古城的遗址。有的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比如阿力麻里古城,当时那里一定多苹果,因为阿力麻是维吾尔语苹果的意思。而笔者今天要说的是一座叫弓月城的古城,这座古城与阿力麻里古城一样,它在地面上的痕迹已经消失殆尽,人们只能凭借一些历史文物和遗留的少量的蛛丝马迹得出弓月城存在时的大概地域。
在《新唐书地理志》中,在关于北庭大都护府一节的原注中,介绍了从庭州西行至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附近)的大道,其中就提到过弓月城。弓月,即西突厥的处月部落,原游牧于北庭(今天的吉木萨尔)一带,唐朝初年,他们大部西迁来到伊犁河谷,并建立城池,后来逐渐成为丝绸之路北道上的商贾云集的重镇。根据国内学者的考证,在伊宁县城西北大约3公里的吐鲁番于孜乡,这里有大小两座古城遗址,被当地维吾尔族百姓称之为“阿勒吞勒克”,也就是“金城”的意思。
金城在民国时期,军阀盛世才统治新疆,他曾经在这里大肆寻找宝物和黄金,在大规模毁灭性的挖掘过程中,遭到毁灭性破坏文物遗迹不在少数。弓月城最初为唐代西突厥的牙帐(相当于政治中心的附属品,即陪都)。古时的弓月城选择的都是依山傍水的好地方,不仅仅是从军事上的考虑,而是将其作为当时古丝路上繁华热闹的商业中心,对于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如今,在大小遗址的地方,已经建设成了一个大杏园,院内种植着许多大白杏和桑葚,这个时间段是新疆杏子大量成熟的季节,这里的大白杏香甜可口,非常好吃。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吐鲁番于孜村旁的所谓大城,城墙已不复存在,仅仅留下墙基,墙基有些呈方形,大约有1.4公里的周长,高1—5米,宽约2米左右,在当时的建筑技术条件下,修筑这样的城墙,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可不是小数字吧。在这里的草丛里翻检,还能够发现一些当年被破坏留下的夹沙红陶片和灰陶片。
经国内外学者的考证,大多数学者认为吐鲁番于孜的古城就是唐代西域名城一一弓月城的遗址。还有一种说法是,认为这里是唐代双河城的遗址。原因是,在贞观二十三年,西突厥阿史那贺鲁趁唐太宗李世民病逝,举起反唐的叛旗,自号沙钵罗可汗,建牙帐于双河(今伊宁县雅玛图附近)及千泉(在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市以东的明布拉克)。弓月部追随阿史那贺鲁反唐,东犯庭州(即北庭),直接威胁安西都护府的安全。从永徹二年开始,唐朝开始陆续派兵进行围剿镇压,多次征战,终于在永淳元年,金山都护王方翼率所部,在伊犁河北大破叛军,西域至此才稳定下来。到了唐朝的中后期,西突厥突骑施部占据伊犂河流域,以碎叶为大牙、弓月城为小牙,在这里长期生存和生活,弓月城也就成了当地的整治和经济文化中心。
至于弓月城在什么时代被废弃,历史上尚未找到确切的记载。根据国内一些零星的考古文献记载,这里出土有自唐到元代的陶器等文物,说明弓月城历经宋、元后才逐渐走向没落,最终被废弃。遗憾的是,弓月城却难逃消失的一劫,最终隐没于伊犁大地深处,只留下一些回声,还在世间回响。(字)
文
木子(作家、新闻人、策划人,苏白传媒本部策划部策划编辑、评论员。)
审读:苏白传媒编审苏白
运营:苏白传媒墨墨
其他:部分图片供模拟想象,不代表文字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