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黄浦江畔到珠峰脚下脱贫攻坚中的上海攀

今年是上海对口支援西藏日喀则25周年,回顾25年奋斗历程,上海援藏深入贯彻落实历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以民生为本、产业为重、规划为先、人才为要,在人才、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九批上海援藏干部人才压茬接力,全力以赴帮助西藏日喀则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上海援建日喀则五县已全部实现脱贫摘帽,为日喀则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上海援藏援建的日喀则标志性建筑——日喀则市宗山博物馆。

在西藏日喀则市,有一条上海路,一条珠峰路,在两条路的交会处,正是上海广场,一座由上海第一、二批援藏干部人才在一片荒地上建造的日喀则地标性建筑。

两路一楼,仿佛是沪藏两地紧紧相拥的象征,这一“相拥”已跨越了25个年头。时间回溯至年7月,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了全国支援西藏的战略决策,提出了“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工作方针,明确上海对口支援西藏日喀则地区有关部门和江孜、亚东、拉孜、定日四个县,年6月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又将萨迦县纳入上海市对口支援的范围。自年5月17日至今,9批名上海援藏干部人才,肩负着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重托,带着家乡人民的殷殷深情,从美丽的东海之滨来到雪域高原,开启对口援藏工作。

25年来,上海援藏干部人才努力克服高原上面临的各种困难,积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迅速进入工作角色,深入开展调研谋划,科学规划援藏项目,助力日喀则经济社会发展。25年来,上海援藏干部人才扎根雪域高原,融入第二故乡,不断凝聚、固化、传承在长期奋斗过程中淬炼出的援藏精神,积极借助上海发展优势,不断推动援藏升级加力。25年来,上海援藏干部人才舍小家、顾大家,在高寒缺氧、环境艰苦的雪域高原,恪守“建功高原、历练人生”的坚定信念,一步步向上攀登脱贫攻坚这座历史性“高峰”,与日喀则人民一起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雪域篇章。

勇当“突击队”聚力攻坚富民强边

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使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惠及所有人,才能进一步巩固制度威信,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上海市委市政府将对口援藏工作作为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上海的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长期坚持、全面贯彻党中央治藏方略,高度重视、高位推进上海援藏工作,紧紧围绕民族团结和民生改善,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中之重,积极推动日喀则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上海援藏作为脱贫攻坚的“突击队”,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精准施策,聚焦难点突破,形成合力攻坚,针对对口支援地区脱贫攻坚重点难点问题创新思路、精准发力,有效推动了日喀则各族群众更多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上海对口支援萨迦县援藏项目举行分红仪式,受益群众近千人。

时间回溯至年,当时上海选拔第一批援藏干部人才时,全市共有多名各行各业的干部报名,最终从中确定了49名奔赴西藏,筛选率达70选1。5月17日,是第一批援藏干部人才出发入藏的日子。当时,49名干部都激昂地提议,5月17日用上海方言来说,就是“我要去”,建议把这天定为援藏干部人才进藏的纪念日。这个“我要去”,道出了“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繁荣西藏谁来保边疆”的共同心声。“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吸不饱”,日喀则地区平均海拔多米,是上海的千倍以上。眩晕、呕吐、发烧等各种高原反应,让来自上海的干部人才们见识了高原的艰苦。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难以想象的生活条件,上海援藏干部人才没有退缩、毫无怨言,以勇当“突击队”的精神,把青春热血乃至生命奉献给这块高天厚土,奉献给富民强边。25年间,上海援藏坚持“中央要求、当地所需、上海所能”,坚持“民生为本、产业为重、规划为先、人才为要”,坚持“当标杆、做示范、走前列”,创造了多个第一。比如,医院、日喀则第一个自来水厂、日喀则第一个体育场、日喀则第一家“医院”等等。在上海援藏的积极推动下,上海对口五县的医疗、教育、民生、产业等领域都实现了多个零的突破。

25年间,上海坚持把援藏资金项目更多地安排在基层,更多地让农牧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在对口支援的五县,上海援藏把夯实基础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安排援藏资金重点用于困难群众危旧住房修缮、村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安全饮水提升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逐步完善了乡村公共基础设施,有效弥补了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显著改善了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上海对口支援的亚东边境小康示范村——庞达村。

上海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入藏一年多的时间里,共计实施援助项目个,切实做到资金项目安排沉到贫困县、落到贫困村、绑定贫困户,真正做实“两不愁三保障”。其中,实施受灾贫困群众危旧房修缮工程、易地搬迁安居工程配套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仅年就显著改善了余名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值得一提的是,自年8月起,上海援藏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大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建工、宝武、上咨、交大设计院等上海建设单位一起,克服大雪、大风、雨季等恶劣天气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全力推进“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任务,今年9月完成的一期建设(庞达村)彰显了上海速度、上海质量和上海水平。万里边关,国之藩篱,目前27户名农牧民搬迁入住庞达村开启了新生活。作为守护祖国西南大门的边境村之一,庞达村是守边固边兴边的前沿阵地,庞达村村民们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这里,守护神圣国土、建设幸福家园。25年的汗水浇灌,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正因一批批援藏干部人才的努力,悄然而又深刻地发生着变化。继年10月亚东县、年底定日县率先脱贫摘帽,到年底,江孜县、萨迦县、拉孜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上海对口援建的日喀则五县,犹如盛开的“五朵金花”,盛开在雪域高原。

架起“连心桥”

促进民族融合团结

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上海援藏始终将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这个着眼点和着力点作为植根心田的自觉意识,扎实筑牢民族团结的桥梁与纽带,把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把上海人民的深情厚谊传递到对口支援地区群众心坎。教育和医疗是老百姓最关切、最在意的事,办好教育和医疗就是最大的民生,这是幸福生活的基石,也是上海援藏的品牌,这个品牌,源自接续奋斗的拼搏。

上海对口支援的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

上海援藏项目向教育、卫生等老百姓最为关切的民生方面倾斜,动真情、办实事、务求实效,这既是上海的经验,也是一以贯之的工作方向。长期以来,上海援藏充分借助上海医疗、教育优势资源,着力帮助日喀则提升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选派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开展“组团式”卫生、教育援藏,投入资金带动当地教育、医疗条件改善,医院及对口五县卫生服务中心改善就医环境、引入先进设备,为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及五县中小学、幼儿园等建设教学与生活配套设施。通过结对共建和培训交流提升软实力,医院与上海十大医院建立结对共建关系,“以院包科”全力打造西藏医学技术高地;以日喀则上海实验中学为龙头,动员上海20所学校与对口五县学校结对帮扶,进一步加强教育人才交流,发挥上海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效应。积极组织日喀则卫生、教育等专业人才来上海学习培训,组织上海专家进藏讲学,带动当地专业人才能力提升,帮助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专业人才队伍。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远程医疗和远程教学,使日喀则的患者和学生可以享受上海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教育教学资源,远程医疗和远程教学已日渐成为了上海援藏带教帮扶日喀则市医疗和教育人才成长的重要手段。在上海教育援藏、医疗援藏的推动下,日喀则市教学、医疗质量稳步提升,上海医院于年获评三甲,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已成为自治区设施条件、教学水平最好的学校之一,年高考列日喀则市第二名,年高考跃升为第一名,年、年中考蝉联自治区第一名,日喀则正向着“学有优教、病有良医”的目标不断迈进!

上海对口支援的医院。

日喀则的上海援藏干部人才都知道一个叫旦增卓玛的4岁小女孩。小卓玛是上海第八批援藏结对帮扶贫困户尼玛顿珠家的小女儿,4个月大的时候就被查出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心间隔中度缺损,医生建议3岁后再做手术。年7月恰逢第八、九批上海援藏交接轮换,救助小卓玛的接力棒交到了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手里。刚刚到达西藏不到一周的上海组团式援藏医生赵坚听说小卓玛的情况后,立即上门了解病情,做了详细的检查,并建议去他上海的工作单位——医院治疗。遗憾的是,赵坚医生没能看到完全康复后气色更加红润的小卓玛,因为突发疾病,赵坚医生牺牲在了援藏岗位上。但对小卓玛的关爱从未间断,经上海第九批援藏干部联络组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联系,知名足球运动员颜骏凌出资,一场跨越千里的爱心救助就此展开。年10月13日,小卓玛到达医院,医院为她开辟绿色通道,第二天就安排手术。手术非常成功,10天后小卓玛就回日喀则了。目前,小卓玛恢复得很好,今年1月到上海复查,心脏功能已和同龄儿童无异,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她如今已完全康复,人生从此迥然不同。如今,小卓玛家里时刻都充满欢声笑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上海援藏对口支援的定日县援藏医生带领12名“先髋”儿童赴上海治疗。

日喀则人民的幸福感,是对上海援藏最高的褒奖。

跑好“接力赛”压茬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25年援藏历程山高路且长,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要登顶高峰,必须稳扎稳打,长远规划,上海援藏干部人才一批批压茬接力,一步一个脚印丈量着脚下的寸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每批各有侧重、总体有效衔接、不断加大力度”,接续推动日喀则的建设和发展。早在年7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上海承担两大任务,即在全国援建62个国家级大项目中,上海对口援建两项“交钥匙”工程,一个是医院,由上海市卫生局在拉萨市郊建设,项目负责人是王龙兴;另一个是日喀则市自来水厂,由上海市公用事业局在该市郊区建设,项目负责人是陈寅。就是在“飞沙走石”“跋山涉水”等艰苦条件下,上海援藏干部人才出色完成了中央交办给上海的任务。

上海广场是上海第一批援藏队伍的一个大型项目,主要建材都从千里之外的上海拉来,海拔高不降建设质量,环境苦不减工作干劲,该工程的建设成为了上海水平、上海精神的一次重要展示,也为珠峰脚下的人民第一次带来了现代生活的气息。在第一批援藏完成了上海广场工程的主体结构后,上海第二批援藏队伍接续进行了项目装修和经营管理。第二批援藏干部人才建设了一条上海路,援建了上海小学、上海中学,还有日喀则上海体育场、科技馆、外贸楼等;上海第三批援藏队伍建设了当时的最大项目-“上海家园”安居工程,并逐步将工作重点向基层倾斜,开展“安康工程”,着力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这些项目,上海援藏深深地将“上海”两字印在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脑海里。一条条路修建、一幢幢楼拔地而起,一所所学校、卫生院新建,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让当地群众感到了上海援藏干部人才确确实实在为他们干实事、做好事。

上海对口支援的拉孜县到上海人民广场公里纪念碑。

步入日喀则,远远看见位于日光山上一座宗堡,金顶红墙在蓝天白云下格外壮观。始建于多年前的桑珠孜宗堡,曾以“小布达拉宫”而闻名,却因岁月侵蚀和破坏逐渐损坏,只剩城台的一些断壁残垣。多少年来,重建日喀则宗堡已成当地居民的向往。年,上海第四批援藏将此立为重点项目,请同济大学著名土木建筑教授常青担任设计负责人,凭着3张发黄的老照片,设计出美轮美奂、“修旧如旧”的建筑方案,并于年5月完成一期工程。援藏工作具有延续性,第五批援藏追加投资,着重进行内部装修和完善。援藏干部李作言说:“在废墟上重建宗堡,显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有力回击了境外敌对势力的‘西藏文化毁灭论’,我们把宗堡建成博物馆,打造城市的文化名片。”传承仍在接续,上海第六批援藏干部李仲谋原任上海博物馆副馆长,赴藏后任日喀则地区文化局副局长,他也是上海第一个文博系统出身的援藏干部。李仲谋一手筹备起宗山博物馆,努力保护西藏当地传统文化,满足藏族同胞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不少人印象中,新鲜鱼类供应与高原之间,似乎很难建立联系,但亚东县的亚东鲑鱼堪称当地一绝。当地有意将亚东鲑鱼人工繁育产业化,却因鲑鱼养殖难,始终未能突破。年,普陀区援藏联络小组(上海第七批援藏,对口支援日喀则亚东县)通过与上海高校的技术合作,建成了亚东鲑鱼繁育基地,为亚东鲑鱼产业化打下了基础。上海第八批援藏继续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采用“繁育基地+合作社+产业园区+销售公司”的经营模式,帮助当地进一步拓展鲑鱼养殖基地规模,养殖基地采取农业合作社形式运营,由当地农牧民入股,每年基地会给予农牧民分红,使这门“鲑鱼生意”创造出了个工作岗位,直接带动当地建档立卡户近户、余人稳定脱贫。对于亚东鲑鱼特色产业的培育工作,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已经“接棒”,正统筹考虑供需对接和后期加工,以求跑得更好、更快、更高效

江孜红河谷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形成品牌效应。

除亚东鲑鱼之外,多年来,根据当地资源禀赋条件,上海援藏持续重点扶持江孜青稞和沙棘、拉孜藏鸡、萨迦唐卡和藏香手工业、定日珠峰旅游配套等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推动农牧业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当地群众收入。在新的发展阶段,本土产业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上海第九批援藏的工作重点,浦东援藏联络小组在江孜县创新创立了以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指导服务中心和大学生就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为一体的“一协会两中心”,依托社会组织打通大学生与农牧民两类群体就创业通道;上海援藏联络组举办日喀则新媒体红人特训营,帮助本土创业从业人员提升借助在线经济模式推介营销日喀则的能力,增强县域发展的内生动力。上海援藏正着力拓展沪藏两地交流交往交融内容,持续开展培训项目,使上海的各类优势资源为日喀则提供强大的后台支持,使本土人才的培养加快速度,为日喀则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在培养产业提高供给能力的同时,在需求端,上海援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消费扶贫”理念的重要指示,充分发挥上海大市场大流通大平台优势,积极组织日喀则特色产品参加上海对口支援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长三角文旅产品博览会等活动,帮助提升日喀则特色优质产品知名度;充分利用线上线下销售平台、消费扶贫专区专柜、企事业单位工会采购等载体,帮助日喀则高原优质产品进入上海市场,目前日喀则22家企业近50种特色产品已进入上海销售渠道,有效实现了供货有渠道、销售有途径。世界屋脊、神山圣湖、民族风情……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是西藏的王牌。如何打好这张牌,拉动本地经济发展,是摆在上海援藏干部人才面前的机遇和挑战。第八批上海援藏联络组成功举办第十四届珠峰文化旅游节和上海活动周,并在年协调东航开通上海至日喀则航线,极大缩短了沪藏两地的时空距离。在前八批援藏成果的基础上,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已在加速跑,引入携程集团与日喀则市政府形成战略合作,依托上海旅游强大的后台优势,汇聚上海对口支援五县等地旅游景区、民宿酒店、特色商品等优质资源,全力打造“环珠峰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全域旅游,以文旅产业和信息产业带动高原农牧业、民族手工业等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为日喀则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走好“历练路”高原缺氧不缺精神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在雪域高原,“老西藏精神”“攀登精神”树立起凝聚人心的精神旗帜,化作各民族团结一心、守望相助的情感纽带,成为新时代革命精神的生动实践,砥砺着每一代上海援藏干部人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为对口支援的西藏日喀则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为西藏工作“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伟大成就作出了上海的积极贡献。

“情系浦江,做上海人民的优秀儿子;建功高原,当西藏人民的公仆。”当年的铮铮誓言,至今仍被一批批援藏干部人才所传承、所践行。一批批援藏干部人才,在用自己的行动,走好人生宝贵的“历练路”,在助力对口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为上海增光、为人生添彩。

相比此前工作、生活的地方,这里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等、宗教信仰、语言文化几乎像是“两个世界”。但说起这些,援藏干部人才们总是轻描淡写,谁又对着电脑屏幕落泪,谁又被紫外线晒红了脸颊……这些点点滴滴,更多的是满怀着对这片雪域高原的眷恋、不舍与深情。因此,才有了第一批援藏干部许建华,冒雪翻越岗巴拉山,就为了县里工厂开工的经历;才有了第三批干部姚建锋,9天徒步穿越考察嘎玛沟,为县里开发旅游布下棋子;才有了第五批援藏干部纪晓鹏在地震中,冲着电话大喊“这里没有上海干部,只有救灾干部”;才有了一批批援藏干部人才的前仆后继,一个个感人故事,依旧在雪域高原传颂……随着援藏工作的深入开展,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们强烈地感受到,上海援藏在日喀则当地享有的好口碑,是通过25年对口援藏工作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只有继续做好这一项薪火相传的伟大事业,竭尽所能,苦干实干,才能把这个好口碑传递下去。事实上,援藏在一代代人前仆后继、生生不息的接力中已升华为一种精神象征,一种无私奉献、甘为人梯、不计得失、挑战自我的崇高精神的象征。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历经重重艰险,终于成功登顶,站上世界之巅!上海第九批援藏干部联络组率医疗队在珠峰大本营为他们体检,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攻坚不畏难,山高人为峰,有价值的人生就是不断攀登,援藏事业何尝不是如此!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征程上,上海援藏将把新的历史阶段的使命任务,放在新时代西藏发展大局中加以谋划,着眼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激发受援地区内生动力,充分发挥上海各方面发展优势,做深文旅帮扶、做大消费帮扶、做强就业帮扶、做优智力帮扶,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新起点,生而向上、奋斗不止、不断攀登,助力开创新时代西藏日喀则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徐驭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