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道37江孜,英雄城的历史与红河谷

7月29日,问道之旅第19天。

到江孜前,对它的故事只是略有了解,初到江孜,也觉得这儿挺平常,细品江孜,再读历史,才知道来一趟多么值得。其实,西藏所有县市都有走一趟的价值,因为它们绝不雷同,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故事。

1.电影《红河谷》

二十多年前,有位集导演、制片人、编剧、摄影、特技、剪接于一身的全才电影人,名气远超当时的冯小刚,和我也是一个姓,叫冯小宁。他拍了好几部取材于近代战争的电影,其中以《红河谷》、《黄河绝恋》和《紫日》最为著名,号称“战争与和平三部曲”,获奖无数。《红河谷》是其代表作,电影由宁静、邵兵主演,以一百多年前英国侵藏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几段凄美的汉、藏、英爱情及暧昧故事,该片曾获得金鸡、百花电影节多项大奖。

影片以日喀则江孜县为主拍摄地,在羊卓雍措、卡若拉冰川(见《问道·36温婉的羊湖与高悬的冰川》)等多处取景。为了拍摄雪崩效果,摄制组将卡若拉冰川炸掉了一块,使其至今也无法恢复。当年拍电影的都是大爷,环境与文物保护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

《红河谷》剧照

就电影艺术而言,《红河谷》的综合表现还不错,尤其是原创音乐与音响效果。电影中宁静本色演出,豪放不羁,也适合表现一位想象中的西藏贵族小姐,别的演员就差了很多,呆头呆脑居多,显然是有严重的高反。本片被为人诟病的是:主要演员都是汉人和外国人,而在抗英战争中牺牲最大的藏人多是些不那么重要的配角。

即使不了解电影的历史背景,稍有常识也能看得出,导演将残酷而复杂的战争修剪成衬托简单人性和爱情故事的背景板,将演员符号化、性格单一化,这是冯小宁电影的特征,也是其最致命之处。《红河谷》还算对付,到了《黄河绝恋》更是瞎编,《紫日》直接挑战观众的智商。战争不是这么回事儿,人性更没有这么简单。

《红河谷》剧照

《红河谷》的正面意义很大。在那个旅游业尚为兴起的年代,它给人们从屏幕上欣赏西藏之美的机会,让人们知道百年前在青藏高原发生的一场抗击侵略的战争,也使得英雄城江孜名扬天下。我选择走江孜,就是为了看看这座英雄城。

来到江孜才知道,电影中那一段围攻江孜宗山的大场面,枪炮官兵全都不对,侵略军中绝大部分都是打着缠头的印度和尼泊尔士兵,英国本土来的只有炮兵和军官,上图远处那座山根本就不是江孜宗山。《红河谷》的硬伤已经多到千疮百孔的程度,不提也罢。

《红河谷》剧照

2.两次侵藏战争

江孜号称古城,但在这个坐落于山谷中平整土地上的县城里,我没有在大街旁找到任何一栋老房子,水泥马路洁净宽阔,俨然是一座新城。如果剔除建筑上的藏族风格的装饰,这里特别像我东北老家的乡镇,那里最高的楼永远是政府机关,其它的建筑就像是复制粘贴出来的,随着城镇化改造和现代建筑技术的引入,除了少量的古塔、钟楼,之前的一切荡然无存。

在江孜县城中间最醒目的,是那座宗山,宗山下有座“江孜历史文化陈列馆”,进门迎面墙上写是“江孜抗英纪念馆”。纪念馆没什么访客,面积不算大,除了展板也有些实物。展馆的内容比较扎实,虽然描述历史的维度过于单一。

由于英国两次侵藏战争对西藏的近代的历史进程影响极为深远,本篇以笔者了解到的资料对这一事件进行简略的描述与评价,特别强调,以下仅为一家之言。

a.背景

年前后,清政府几陷于被列强瓜分的境地,俄、英、日、法、德等国家通过蚕食侵略等手段,纷纷在中国建立势力范围。此阶段,西藏由地方政府和清政府双重管辖,在主要城市和关卡都有双方驻军。下图为中国近代史著名的时事漫画《时局图》,图左侧可以清楚地看到,西藏是中国的领土,那位拿着铜钱的官吏象征着横征暴敛的清政府。这也说明清驻军与西藏当地官民的矛盾很深。

《时局图》作者:兴中会会员谢缵泰

b.第一次英国侵藏战争

19世纪末,英国以印度为基地发动多次侵略战争,控制了尼泊尔、缅甸、不丹、锡金等原属于中国的藩属国。其中锡金不服从英国统治,只愿臣服于西藏与清政府。西藏地方政府坚称锡金部分地区为西藏领土,禁止英人进入。

年,英国发动第一次侵藏战争,战争主要在现锡金境内的大吉岭附近展开,就是那个著名的大吉岭红茶的产地,见下图左下角。战争持续半年,西藏政府派出万人参战,终以惨败告终。清政府主和,守军未参战。最终西藏被迫向英国人开放通商,中国从此失去了锡金。

江孜的重要性及两次战争主要爆发点

c.第二次英国侵藏战争

第十三世达赖喇嘛亲政后,出于对清政府行为的不满以及对英国人的仇恨,决定倒向对西藏同样有狼子野心的俄国以对抗英国与清政府,从而拒不执行之前的条约,多次挑起事端。英国为了防止俄国渗透,扩大势力范围,决定教训西藏地方政府,悍然发动侵略战争。年,英军及挑夫等约万人从锡金出发,攻入亚东县。西藏地方政府发动总动员,聚集近2万藏军抗击侵略。清政府持反对立场,在藏驻军未参加本次战争。

战前的江孜宗山

d.江孜保卫战

江孜是连接拉萨、日喀则和中印边境的中心要道,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见前图笔者绘制的路线),在边境亚东失守后,江孜宗山古堡成为本次战争中英人最难攻克的钉子。江孜保卫战持续约天,英军强攻江孜宗山三天,最终守军人伤亡大半,宗山及山后的白居寺(见下篇)被攻克。此战成为本次战争的转折点。江孜保卫战是电影《红河谷》历史背景,这也是江孜被称为英雄城的缘由。

战后的江孜宗山

e.结局

一个月后,英军翻越拉若拉冰川,过羊卓雍措(就是我昨天来的那条路),开入拉萨。十三世达赖喇嘛逃到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一个月后西藏地方政府与英军签署了丧权辱国的《拉萨条约》,英军掠夺大量文物财宝后返回印度。清政府拒绝承认《拉萨条约》,在其后与英人谈判中以签订补充条约的形式弱化了原《拉萨条约》赔偿条件,并由清政府偿付了本次战争的赔款。

英军占领拉萨

3.宗山遗迹

“宗”是西藏地方政府的一级地方行政单位,相当于县。因此“宗山”就是之前江孜县府所在的山上堡垒。

现在的宗山,可驾车直达城堡前的平台。这里没什么游客,也遇不到管理员,山上的各处可以随便走,房屋都是敞开的。站在山上俯瞰下方,更能感受到宗山的突兀而险峻,在此山上修筑城堡,就如布达拉宫一般易守难攻。若是以藏人传统的火绳枪和弓箭作为武器,除非长期包围困死守军,否则真是无计可施。

藏军的武器

然而,藏军对手的武器却是大炮、马克沁机关枪,无论你多么勇敢,面对着不止一个代差的武器装备,也是毫无胜机。好在宗山的险峻以及西藏这种厚重结实的城墙堡垒,即便是机枪大炮,一时半会也啃不下来。因此英军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做好准备才开始攻城。

英军的武器

三天,宗山失守。别看只有三天,也是不易,以这种武器装备和军队训练水平的差距,若是在平原对阵,也就是三个小时的单方屠杀罢了。

看过相关资料以及纪念馆的介绍,再来看这古战场,却觉得很困惑。宗山守军真有五千人?就这么个小山头,五百人都嫌挤,五千人怎么吃喝拉撒?不用攻打,围三天,直接就是马谡丢街亭了。

或者,五千是参加江孜保卫战的藏军人数?历史就是这样,不同的讲述者对事件的描述可能大相径庭。就好比这宗山,现在这些建筑显然是新修的,也有部分残垣断壁得以保留。据描述,英军占领宗山后这里就成了一片废墟,为什么我又看到一张战争过后三十多年的照片,古堡已被修缮得整齐端正?

山上还有一座寺庙,大殿中的长凳上有几件僧衣,却见不到僧人。墙上的壁画虽然残破,却很精美,也颇有些年头,与现在藏区新建寺庙的壁画风格有很大不同,反而有那么种敦煌风格。看介绍,壁画上的那些孔洞是英军留下来的弹痕。

修复后的宗山对以前的历史场景也有一定的还原,比如城堡中的议事厅就是当年宗本(县长)商议事务,收缴差税的地方。我进去时着实被吓了一跳,在这阴暗清冷的古堡里,赫然坐立着几尊穿着古朴的仿真塑像,脸上的油彩还掉了几块,露出些许白底,在这空寂的古堡中游逛,委实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

4.如何评判历史?

本篇介绍了在近代西藏历史中影响力最大的事件——英国侵藏战争。这一事件深刻影响了西藏的历史进程。

英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请注意它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占领西藏,而是为了制造缓冲区并防止俄国人占领西藏。清政府在本次事件后虽然极力维护西藏的主权,但因为驻军保持中立而被藏人厌弃。英国人因此也达到了第二个目的,制造了西藏与中央政府的隔阂。正是由于英国人的胜利,又使得部分西藏高级贵族、僧侣和军官倒向了英国,在以后以投靠英俄为手段对抗中央。

至于战后划界问题,影响就更大了,不提也罢。

历史总是在重复的,在不同的地方上演相同的故事,只不过换个角色罢了。比如下图这位,毕竟名字敏感,请仔细阅读图中的介绍。历史真是这样么?

我认为,这就是丧权辱国清政府故事的重演罢了。不自量力贸然开战,这和鸦片战争有什么区别?刚开始打鸡血一样上蹿下跳,没想到上万军民填进去,英军仅伤亡人(战死37人)。江孜宗山陷落后,屁滚尿流一溜烟跑到乌兰巴托,显然是为了求得俄国主子的庇护,这种长途逃窜,比慈禧太后屁滚尿流逃到西安跑得还远。他跑了也罢,居然没委派下级谈判,英国人在拉萨耀武扬威一个多月竟找不到政府代表,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最后还要清政府出面来擦屁股。

如果这种货色也能被称为坚决反对英国侵略,那么慈禧太后向全世界宣战更坚决,简直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

看历史,经常会感叹,仅是因为某些统治者的的昏庸和自私,多少壮烈之士的血是白流了。

其实,血也不会白流的。很多事情,就是要明知不可而为之。我们的武器有代差,我们的确不是对手,我们的虎门炮台只是被轰的,僧格林沁的八旗兵一仗下来才存活几个人,面对着大炮和机关枪,我们举着火绳枪也要冲锋,因为我们如果不反抗,我们会更惨,我们的家人会更惨,我们的后代会更惨,这就是宁死不屈的意义。

英雄城江孜,值得来看看,江孜宗山,值得来吊唁。

后记:关于战争电影和高原反应

对于《红河谷》电影,我以前没什么好印象,三角恋没啥意思,战争场景拍得太弱智,强行拔高的XX主义更不真实。

后来,战争电影看多了,也明白不能太挑剔。战争本是最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活动,政治、经济、人性、道德、社会与家庭等几乎所有因子交织在一起,绝非两个小时左右的面向普罗大众的通俗作品所能把握的。《红河谷》不咋地,美国的《珍珠港》岂不是更弱智,去年的《中途岛》又能怎样?

最近,管虎的《八佰》又引起热议。电影我没去看过,不做评价。以笔者的观点,战争电影如果从某个角色的视角作为切入点,仅着力于揭示战争的某个维度,或可能达到一定的水准,任何试图采用宏大叙事,或者将某种主义带入并试图拔高,必然会出现很大的问题。这是电影艺术本身的局限性所决定的。如果对《八佰》的评价出现两方面的针锋相对,问题一定就在这儿。

战争电影之于我,更是一种切入的方式,即通过电影知晓一段历史,如果有兴趣再找资料阅读,有机会前往实地体会凭吊,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就如没有《红河谷》,可能我就想不到来江孜。

我倒是一直记得《红河谷》的一段拍摄花絮,说的是当年摄制组在西藏待了挺久,大约两三个月,除了宁静等极个别的另类,绝大多数剧组成员由于长时间高反,记忆力急剧衰退,后来到了什么程度呢?想给家人打个电话,却怎么也想不起电话号码。

当时我想,有那么夸张么?二十年后以笔者的实践证明,是真的。高反对大脑的影响可以到什么程度?敬请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