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亚丁
北川袁志芳
一个人有了高度,就会变得非一般,就能获得别人的仰望。高度成就了一个人。一方水土有了高度,就会变得圣洁,让人不由自主想膜拜。膜拜碧蓝如洗的天,膜拜高得只有裸露岩石和冰雪相伴的山,膜拜展翅苍穹的雄鹰,膜拜匍匐于几千米高度的野花野草。
亚丁就是这样一个有高度的圣洁之地。
亚丁的圣洁让我迟迟不敢走向它。它在我心里住了几年后,我终于鼓起了面对它的勇气。
去亚丁的路便是一条朝圣的路。
期间经过的雅叶高速令人赞叹。雅叶高速起于雅安,止于新疆叶城,穿过甘孜、西藏的大部分地区与叶城相接。现在只能通到康定。一路上的崇山峻岭也不能阻止人们高速前进的步伐。一个又一个超长隧道打破了群山的阻挠,使天堑变通途。五千八百多米的高尔寺隧道已经不能惊艳你的目光,二郎山隧道会以一万三千多米的长度刷新你的认知记录。十几公里长的喇叭河隧道群竟让人误以为走进了米诺斯建在克里特岛的迷宫。
在众多超长的隧道中穿行不时会收获惊喜。每隔一段,隧道顶端五颜六色闪烁变幻的彩色灯带把旅程装点得像patty。有一处隧道顶端用红色灯带组成的国旗图案非常特别。能在崇山峻岭的肚子里看到别样的国旗,兴奋和激动是自然而然的。激动之余,掏出手机,想要永久留存。飞驰的汽车已将国旗留在原地。
大渡河上的十三根铁链曾经让毛主席用诗咏叹“大渡桥横铁索寒”。为了渡过大渡河,多少英魂长眠于大渡河。当年的枪炮声、冲锋喊杀声消失了,大渡河的怒吼依然在,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在大渡河的怒吼中得以保存。今天,大渡河上的铁索不再令人胆寒,它留下来,只为缅怀历史。大渡河上的高速公路桥——大渡河大桥为汽车通行提供了便利。大桥的栏杆、铁索、索塔为鲜艳的红色,二十七米高的大桥横跨一千四百多米巍然耸立在大渡河上。它传承了大渡河的雄壮气势,用实力捧回了桥梁界的诺贝尔奖——古斯塔夫.林登少金奖。
在这段高速路上行进,奇、险、美是最直观的感触。能在险中创造奇和美缘于祖国的繁荣富强。最朴实的民族情结随着车轮的飞驰被激发出来,对祖国的热爱,作为祖国一员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决心努力工作,做既享受美,也创造美的人。
雅江到理塘的风景是最美的。为了最美的景致,需从河谷开始一直仰着头攀爬。稀薄的空气让汽车也倍感吃力。踩一脚油,车只是空吼一阵,却不见向前冲,仍耐着性子不急不躁地在蜿蜒的山间爬行。从山脚到山腰,再到山顶的公路上,目力所及之处,爬满了五颜六色的甲壳虫。艰辛的攀爬是极具价值的,汽车经过之处,满眼全是一望无际的草地,公路就穿行在纵横相连的草地之间。位于每座山顶端的草地,线条柔极为柔美,表面也极整齐,像刚刚理过的短平头。草嫩绿得像刚着过色,眼见着嫩绿的色彩将要流下来一般。
把草地比作绿毯太老套了,但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比之更合适的比喻了。这绿毯像有魔力一般,吸引你走进它,徜徉其间。在绿毯的包围下,尘事已被抛至九重天,我之外的许多东西得以放下,来去匆匆的脚步在这里停歇,思维此刻也已停滞。难得的闲适,躺在绿毯上,聆听自己的心跳,仰望天空,顺便放牧天上的白云。不知不觉的,我把自己也放牧成了一朵云,飘飘悠悠地游走在草地上空,俯瞰这人间美景。
我对草地上那些不知名的野花满怀敬意。它们弱小的身躯里蕴藏着坚韧的意志。忍受住了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的考验,生存了下来,开出了美丽的花镶嵌在草地,美了自己,也美了草地。和草地一起绘制出一幅无边的美景,引得人们趋之若鹜地前来观瞻。人们看到的只是它们美的一面,却不知为了这美丽,它们蛰伏的坚毅。与之相比,我连做高原上一棵小草的资格也没有。
草地之后,迎接我们的是第一座海拔超过四千米的高山——折多山。眼前已不再是绿油油的草地。草变得稀疏,裸露的石子成了山的主角。山顶看不到一丝绿色。岩石风化侵蚀得像豆腐渣一样,松松垮垮附着在山的表面。高度在这里反而成了劣势,剥夺了山的青,山的绿,山的巍峨,制造出满眼苍凉。在四千二百九十八米的高度,风在耳旁呼啸,需要小心不被风刮倒。即使夏天,狂风也会迅速带走体温,让冬天瞬间降临。这里的四季不由地球的公转做主,四千多米的高度有能力自己主宰自己。来到这里,你得入乡随俗,得把夏天当成冬天过。天气随时阴晴交错。不远处的天空乌云密布,光秃秃的山在乌云的笼罩下显得可怖。可并不影响头顶的艳阳高照。头顶的天空该怎么蓝还怎么蓝,太阳该怎么耀眼还怎么耀眼。
在四千多米的高度行走非常困难,走几步就累得气喘吁吁。为了帮助呼吸,嘴巴也派上了用场,张嘴呼吸的后果是喉咙干涩疼痛。为了实现呼吸顺畅这一朴实的愿望,不得不走几步就停下调整呼吸。大脑也不停地抗议氧气的稀少,用头疼对我发起袭击。在自然面前,人不得不敬畏之。短短的一段台阶,歇了无数次,才爬到折多山的制高点。
俯视山下,许多汽车还在环绕公路伸着脖子重复着我们刚刚的动作。除了行驶的汽车,骑行的人也在挑战自然,挑战自我。从国道骑自行车到拉萨已经成了热门的运动。只是从河谷开始爬升,骑行变得越来越艰难。倾斜的上坡,让骑行者的上身弯成了一张弓,每蹬一圈,只能前进两米多,两米多的距离承受着来自身体和心灵的双重考验,是人生最艰难的迈进。很多时候,算不得真正意义的骑行,只能推着车前进。人与车的角色发生了转换,车成了不能扔下的负担。
我多么希望还在山下艰难行进的人能快点到达山顶,快点结束艰难旅程。后来我才发现我的愿望太无知,因为我和骑行者还要面临好几座比折多山还高的山。后来,我看到翻过一座又一座高山的骑行者时,我为他们感到高兴。我不知道去拉萨到底还有多远,沿途还要经历怎样的艰难,至少他们离目标近了很多很多。他们的人生因每一步的前进多了一份精彩。同时,我也为后面的骑行者担忧。他们要付出太多的艰辛才能赶上这段距离。
高原的天气时常捣乱,雨让本来就艰难的骑行更加艰难。车窗外闪过的骑行者让我心生敬意,我从他们身上发现了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坚韧的意志。他们是国道上最靓丽的风景,这道风景是坐在办公室看不到的。汽车在此行进尚感困难,人以血肉之躯勇敢挑战,超越自我。能从成都骑行到拉萨的人,他的毅力足以支撑他做成任何事,我是这么认为的。
高海拔是甘孜州的特色,让这一方水土独具魅力。平均海拔四千五百多米的海子山就是高海拔创造的奇迹。海子山位于理塘和稻城之间。在三千二百八十七平方公里范围内,让人震撼的不是那一千一百多个像蓝宝石一样大大小小、星罗棋布的海子,而是漫山遍野密密麻麻的石头。这些石头有的个头巨大,有的则很小。无论大小,都很光滑圆润,跟鹅卵石一样的形状。石头挨挨挤挤地分布在山上,像有人专门把它们搁置于此。此处,除了浩瀚的石海,看不到牛羊和人烟。几十公里的车程一直在石海穿行。除了惊叹它的壮观,苍凉、蛮荒之感又让人恍惚起来,这是地球吗?莫非是月球?是火星?疑惑是外星人布的阵?圆润的石头是海子山的名片。这里两山相交的河谷里流动的不是水,而是巨型鹅卵石。成千上万鹅卵石塞满河道,在一公顷范围内,霸气地让石头流成一条河,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石河公园。
海子山奇特的石海、石河是第四纪冰期被冰川长期覆盖留下的遗迹,称之为古冰帽。这要得益于青藏高原的强烈降升。海子山的石头才是海子山的原住民,他们在这里生活了二百多万年,见证了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经过几百万年的磨砺,它们把自己从山体剥离,失去棱角,变得光滑。它们用几百万年,创造了一个自然奇观。而那时的人类只是雏形。当人高呼某某皇帝万岁时,当人觉得定能胜天时,海子山的石头会发笑的,笑人的肤浅。
海子山尽头的稻城县城干净、整洁,一片祥和。夜晚,柔和的灯光让这座高原之城充满温情。广场上别具民族风情的悠扬音乐又激发出城市另一种活力。人们身着民族服饰,聚集在广场,踏着音乐节拍跳着民族舞蹈。日子的幸福绣进了华美的服饰里,写在了人们的脸上,藏在踏地而动的舞步里。这座城和城里的人,在现代文明的大潮中依然坚守着民族传统,让这座城魅力无限。这是折多山、尼玛贡神山、卡拉子山、波瓦山、海子山用四千米多米高的身躯共同构筑起的世外桃源。
一路的荒凉,让我渴望见到人,见到城市,见到生机。稻城县城让我结束了外星之旅,回到了地球。空气稀薄仍是需要面对的困扰。氧气的稀少造成一系列问题,行走吃力,呼吸不畅,头痛,睡眠不佳。氧气在这里是稀缺的宝贝。酒店都有吸氧服务,吸一晚氧三百元人民币。即使我经常行走高原,这次的高原反应也比较强烈,但还没达到需要吸氧的程度。这才使我对最艰苦的一站——亚丁村有了继续前进的勇气,不然只有就此打道回府了。
亚丁村实在太过遥远。从稻城县城到亚丁村有七十多公里。几十公里的路程并不省时。首先从稻城县城开着车翻山越岭到日瓦乡,需要一个半小时,再从日瓦乡乘景区观光车沿蜿蜒山路到亚丁村,又需一个半小时,然后就开始艰难的步行。这种艰难,没有在高原爬过山的人是体会不到的。好不容易到达冲古寺,发现这样的寺庙沿途很多,甚至比这规模宏大,更有气势。甚是失望,转身去寻找那个更有名的洛绒牛场。景区电瓶车几分钟就把我们带到了,倒是方便,代价是不便宜的车费。
洛绒牛场的花开得正艳,非常漂亮,稍感安慰。遗憾的是太少了,与途中看到的无边草地相比,面积上极具劣势。一眼就扫完了,没有久留的价值。那三座神山圣湖只顺道去了卓玛拉措,剩下的牛奶湖和五色海实在太远太远了,没有兴趣再走下去。原本早就在亚丁村里订了酒店,兴致勃勃地打算在这里呆两天。我家老师说什么也不在这里住,迫切想离开去县城。我也不想在黑夜把自己置身几乎与世隔绝的山里,浪费几百住宿费又心疼,很犹豫。被我家老师强行往山下拽。下山时,过多弯道和飞快的车速甩得我天晕地旋,五脏六腑不停地翻腾,折磨了我近一个小时,让我吃尽苦头。
傍晚经过日瓦乡(又名香格里拉镇)时,发现日瓦乡因了亚丁这个村子变得比县城还繁荣。有限的地盘上修建了无数气派的酒店,河谷地带建不下了,就往山上扩建。有限的空间里停满了车,挤满了人。为了方便游览,游客基本选择住在日瓦乡,而冷落了稻城县城,引得县城嫉妒。满街的游客,或许也像我一样对亚丁心仪已久,但愿他们玩得尽兴,别像我一样逃也似的离开。
一遭下来才发现,最美的风景不在亚丁景区,而在去亚丁的路上。
(作者:北川羌族自治县袁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