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上海驰援吉林
雪后见晴,枯木逢春,
又翻过新的一年。
“吹哨人”虽因病毒溘然长逝,
但“逆行者”却依然为了疫情一往无前。
——医院派出4人核酸检测小分队
No.1
3月30日,急速驰援吉林
年3月30日,广元市卫健委发出指示,立即出发,支援吉林完成群众新冠核酸普筛工作!在接收到指令时,医院党委当即决定,取消当日下午的所有工作安排,马上组织召开赴吉林出征仪式。全院干部一起为支援吉林省级应急支援的蒲叶琳与袁兴成两位医师加油鼓劲。同时,也向支援吉林的核酸检测医疗队伍的所有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从收到通知到应援成员出发,不到2小时。万物复苏必有时,疫去安来春可期,愿疫情之后,在叙鸿鹄!
当天下午,蒲叶琳与袁兴成两位医师便从剑阁出发赶往广元市与支援“大部队”汇合,来不及做过多休整,31日凌晨5点,整个医疗队又马不停蹄的赶往吉林。
时间紧任务重,抵达吉林的第一时间,“川军”来不及适应吉林寒冷的气候环境,也来不及熟悉新仪器的操作方法,只为同一个目标,整个医疗支援队立即投入到核酸检测工作中。
第1天工作结束,大家才发现已连续不断工作10余小时。蒲叶琳老师说:”第一次操作就是正式做样本,虽然没有适应时间,但是我们能边做边学,在这个时候,不会也得会!”在狭小的移动检测车内,温度忽高忽低,温差极大。舱内温度最高能达到35℃左右,最低温度只有1℃。虽条件艰苦,但凭着一份执念,一腔热血,无人喊苦,无人说累。在大家昼夜不歇,步履不停的工作状态下,每辆移动检测车的检测能力可达日检测量1.6万管!
No.2
4月2日凌晨,又奔赴上海
在吉林的支援工作未停,年4月2日凌晨四点,医院又派出钟霞与孙皓庭两位医师出发援助上海。这支“援沪队伍”抵达上海后面临第一个任务,便是对上海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在当前如此严峻的疫情环境下,以钟霞与孙皓庭为代表的援助医疗队成员们咬牙坚持多班倒,每个班次工作达10小时以上,每天两点一线往返在实验室与宾馆。厚重的防护服密不透风,穿上后呼吸不畅、汗积成河,即使是正常用餐、上洗手间这类生理必须活动都会成为这些“战士”的阻碍。即便条件艰苦如此,却无人有一句怨言,竭心尽力为抗疫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川军必胜”!
从省卫健委获悉,4月4日到4月13日,四川支援上海共计完成42.万管核酸检测工作,单日检测量最大量近10万,为抗疫工作注入了希望与能量!
愿历此坎坷,山河后无恙,人间皆可安。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
一方有难,八方来源
寒风细雨下,一个个坚守的身影构成了最温暖的画面
点滴微光,可成星海,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愿我们能在硝烟散尽的世界里重逢,致敬每一位逆流而上的平民英雄!
来源:医院
编辑:母子恩
责编:何佳蔚
审核:何开兵
投稿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