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农民合作社》编辑部
年9月,本刊记者作为农业农村部西藏农牧民合作社规范提升工作组成员,走访了部分日喀则市合作社。虽位于高原边疆,日喀则市合作社从无到有、蓬勃发展,活力日益显现,至年底数量达家,占自治区总量近一半,在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社会治理、强边固疆等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堪称西藏农牧民合作的一张靓丽名片。据调研走访,我们认为日喀则市合作社具有以下发展特点:
三级党委抓合作,汇聚强大推动力。市、县、乡三级党委成立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部门领导担任组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税务、审计、财政、经信、发改、旅发、商务、人社等部门及农投和城投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定期研究合作社工作;在组织部门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协调具体工作;按照“”原则建立辅导员队伍,即市级配备6名辅导员、县级配备3名以上辅导员、乡镇配备2名辅导员,指导服务合作社,形成了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我们在白朗县调研时遇到一名乡党委书记,该书记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合作社知识非常熟悉,主抓合作社工作,有力推动了全乡合作社发展。
五个百分百覆盖,迸发强大带动力。全市合作社以农牧民为主体,实现对脱贫户、边缘户、村“两委”成员、农牧民党员、残疾群众群体5个“%”覆盖,带动发展珠峰牛羊、亚东鲑鱼、藏鸡等珠峰特色产业,以看得见的收益、摸得着的实惠,将农牧民注意力吸引到增收致富上来。以我们调研的江孜县热索乡努康村为例,在村“两委”牵头下,以财政扶持、村集体投资、全体村民入股的方式,构建了“1+4”发展格局:成立建筑公司,对外承揽工程;成立农机合作社,解放村民劳动力;成立劳务合作社,组织村民有序务工;成立羊毛加工合作社,实现村里妇女就地就业;成立养牛合作社,发展现代奶牛养殖业。村民收入逐年增加,年人均超3.2万元,走上了幸福大道。
因地制宜求发展,激发强大源动力。一是尊重群众意愿搞合作。白朗县彭仓村有48户村民,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吸纳了37户村民,其他11户村民则在返乡大学生带领下成立了另一家合作社,两家合作社都获得了政府支持,“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带动彭仓村成为白朗县第一个“万元村”。二是立足资源禀赋拓产业。除珠峰特色产业,合作社还大力拓展手工艺品、旅游、生态等新产业。聂拉木县波绒乡寺龙村希峰登山牦牛托运牧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当地景观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为登山游客提供向导及牦牛托运服务,年实现纯收入63万多元。三是完善产业链条联主体。日喀则市珠峰农投百亚成农牧产品加工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合作社+农牧户”模式,投入3.3亿元建设1个核心基地、13个区域基地,辐射带动养殖合作社家、农牧民群众30多万人,引领当地牛羊产业快速发展。
从调研来看,经过10多年的发展,日喀则市合作社在数量、结构、效益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带动农牧民与现代农业有机接轨的骨干力量。在新的发展阶段,"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议日喀则市合作社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打好“雪域高原”“净土西藏”牌,大力发展加工、流通、电商等,让日喀则的名优特产品畅销全国甚至全世界,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