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特产出海旺了县产业

端午今至,江门恩平市粽源食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粽香四溢。今年,该厂拿下了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接到来自香港的7张“大订单”,每天都有裹粽抢“鲜”通关运往香港各大超市和餐厅。

一口家乡味,能解思乡愁。今年前5月,侨乡江门累计出口粽子86.2吨,货值万元,让海内外“两个江门”吃上家乡味道,也闯出了一条预制菜出海的县域产业振兴路。

恩平裹粽是江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有多年历史。技艺传承人、粽源创始人岑结柱介绍,恩平裹粽用料讲究,除了有传统的绿豆、咸鸭蛋、五花肉,还用上了箬叶、红蓝叶、蓢古等植物,让粽子散发出独特香气。

丰富的用料融合成当地人最熟悉的美味,却也成了海外侨胞吃上家乡粽的障碍。岑结柱回忆:“每一种食材都有不同的食品安全要求,我们一直不敢拓展出口业务。”

得知岑结柱的苦恼,恩平海关开启了“一对一”帮扶指导服务,深入企业调研帮助完善食品安全溯源管理体系,并加强后续加工、储存、运输等过程的质量把控和出口成品的自检自控。经过两个月的提升,粽源顺利申请到了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接下了建厂16年来第一张外贸订单。

市场反馈超出了岑结柱的预期。今年端午旺季,粽源在国内客户需求量增加的情况下,接到了香港市场超过20万只裹粽的订单,销量和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近30%。

裹粽供不应求,临时“阿姨岗”成了企业和村民间的默契。附近镇村的农户组团到厂里帮忙包粽子,车间从五六十人增加到多人。

“白天赚点钱,晚上还能回家接孙子、煮晚饭,两边都不耽误。”君堂镇村民梁则悦今年50多岁,“高产”的时候她1个小时能包只粽子,一天下来工资超过元。

更让岑结柱惊喜的是,今年厂里招来几位职业院校放暑假的年轻人,不仅会裹粽子这门非遗手艺,还能帮忙干点报关发货的工作。他计划:“等毕业的时候,要把这些年轻人留下来。”

从端午粽子到中秋月饼,从豉油鸡到陈皮鸭……越来越多的“土特产”破浪出海。据江门海关统计,今年截至目前,江门累计出口食品货值32.2亿元,其中侨都特色预制菜3.42亿元。

南方日报记者李霭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5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