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孜白居寺,愿坛城永立于这后藏的江南

白居寺千佛塔-陈欣欣摄

从拉萨前往日喀则的路上,有景象壮丽的卡若拉冰川。从冰川上流淌下来的融雪汇成了年楚河,养育了江孜这片富庶的沃土。

人们说林芝是西藏的江南,而江孜则是后藏的江南。

江孜白居寺-陈欣欣摄

这里是“西藏的粮仓”,也曾成为他人的觊觎之地。这片土地上发生过多少兵戈相向的惨烈往事,足以汇成一部刀光与烈火的历史。山上的堡寨遗址和其上留存的弹痕直到如今,还在发出疼痛的叫喊。

江孜白居寺-陈欣欣摄

公元年,数千英军趁清廷羸弱悍然入侵西藏。广大藏族同胞以血肉之躯,同英军在乃宁曲德寺、江孜、桑金寺等地展开激战。虽最终未能击退英军,但他们宁死不屈的气节成就了江孜宗堡的英名。这段历史也被记录在《红河谷》这部影片之中。

转经轮-陈欣欣摄

江孜的白居寺很有名气,藏语称“班廓曲德”,意为“吉祥轮大乐寺”。它懒懒地矗立在一个小盆地中间,当冬日的萧瑟将四野的色彩扫荡干净时,白居寺鲜丽纷繁的色彩让冬天寂寞的心脏跃动起来。

添酥油-陈欣欣摄擦拭器皿-陈欣欣摄扶灯芯-陈欣欣摄

《江孜法王传》里详尽地记录了为白居寺奠基时所耗费的资财:“费黄金两、银器25件、水银两、金箔卷、铜克、青稞钱。食用青裸克、酥油克、珠宝、酥油、衣物、食具、粮、米等(价値)钱……。”

这样庞大的耗资令人惊讶,也让我们知道江孜地区当时有多么的丰腴富庶。

白居寺外墙-陈欣欣摄转千佛塔的藏民-陈欣欣摄

白居寺有两大特色,其一,它因各教派和平共存于一寺而显出它的与众不同。它原本属于萨迦教派,后来噶举派和格鲁派的势力相继进入,各派一度互相排斥,分庭抗礼。最后,还是互谅互让。

于是,三个教派和谐相处,寺内供奉及建筑风格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白居寺千佛塔-陈欣欣摄

白居寺的第二大特色,则是它是一座塔寺结合的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塔中有寺、寺中有塔,寺塔天然浑成,相得益彰。

“西藏地区吉祥多门塔造型的佛塔并不罕见,但十万吉祥多门塔是其中绝无仅有的一座。”人们这么说。

白居寺千佛塔-陈欣欣摄

十万吉祥多门塔就是白居塔,殿堂内绘有十余万佛像,因而得名十万佛塔,塔内另有千余尊泥、铜、金塑佛像,堪称佛像博物馆。

白居塔一隅-陈欣欣摄

白居塔高92.4米,塔身上有个门,佛殿76间,门上有精美的象、狮、飞龙的浮雕。从塔西的入口进去可以沿楼梯一直上到塔的顶端。

从高空俯瞰白居寺,白居塔层层叠叠,如同一朵绽开的莲花。

坛城画-图片来自网络

白居塔是西藏保存最完好,最雄伟的建筑珍品,是西藏建筑史上的奇迹。它将佛教中坛城(极乐世界)的意向完美地展示在了人们面前,那接续不断的折线如水波般荡漾,在阳光下形成了难以言喻的阴影变化。

它的曲折与变幻让人目不暇接,其复杂的造型和色彩却丝毫不显繁赘,而是在纯净的青空的衬托中,产生了一种充满韵律的美。

白居塔壁画-陈欣欣摄影白居寺大门-陈欣欣摄

在寺庙的内部,那些神妙的壁画和佛像,反映出了十分成熟和最为光辉灿烂的的早期藏传佛教艺术。

佛像的神韵典雅庄重,璎珞垂悬,长衣舒卷,像被天上的风吹起一般清扬。菩萨眉眼间尽是安详,俯看众生,有着无尽的慈悲。

白居塔内一角-陈欣欣摄

烛光微照,高僧大德们曾在此处诵经、修行,置身其中,那种清澈明亮、纤尘不染的超然境界近可触及。

江孜白居寺-陈欣欣摄江孜白居寺-陈欣欣摄

白居寺外,佝偻着背的老者默默走过,女人们经过转经筒,小喇嘛们在认真的修行和开心的嬉耍中一天一天走过他们的童年。

江孜白居寺-陈欣欣摄江孜白居寺-陈欣欣摄

一首歌的歌词正好适合用来描述这久经磨折又屹立不败的白居寺:

你不用站得很高

就会看见这里的全貌

这里曾经充满了动荡

侵略者们带走了他们能够带走的

毁掉了他们能够毁掉的

他们看见野花开满了山坡

金色的秋天正在向一望无际的原野告别

白居寺小喇嘛-陈欣欣摄白居寺小喇嘛-陈欣欣摄

战争已经随风而逝,如今每到秋天,江孜的土地上都是一片丰收的金黄。年楚河缓缓流淌,原野上的风平和地吹拂,无边无际的青稞田飘扬着清香,农民们抬起朴实安心的面孔,在湛蓝的天空下忙碌。祈愿这会是属于江孜的永恒而美丽的画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1212.html